揭阳市认真贯彻党中央确定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抓住经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使全市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及社会各项事业在全国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偏紧的情况下,仍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52.2万元(现行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5年(下同)增长1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7.78亿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6.51亿元,增长26.6%;第三产业增加值67.87亿元,增长17.4%。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由1992年的“41.8∶34.7∶23.5”改变成“22.9∶50.2∶26.9”。
农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落实。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1996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449.45亿元,增长32.9%。农业增加值57.78亿元,增长8.4%。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49.19亿元,增长8.6%,乡镇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积极态势,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335.22亿元,比上年增长38.2%。
工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工业生产在高位上稳定增长,1996年全年工业增加值112.57亿元,增长33.6%。工业总产值(新规定,1990年不变价)346.79亿元,增长35.3%。工业增长结构有所改善。国有工业扭转了近年来下降的被动局面。农村“下三级”工业继续保持高增长惯性,增长41%,“下三级”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0.24%。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经济效益总指数101.21%;实现全年利税总额4.51亿元。外向型工业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出口产品总产值占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4.5%。涌现了吉荣、威达、运通、天阳模具公司认为高新技术企业。
国内市场发展平稳城乡市场货源充裕,销售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62亿元,增长19.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4.3%。城乡消费增长基本同步。市场商品供应比较充裕,供求平稳。市场建设加快,商业网络增加。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123.53亿元,增长25%。
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各地采取增加有效供给、整顿流通秩序、加强物价调控和监管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使全市物价涨幅逐月缩小。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4.4,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3%。
对外经贸
对外经贸势头良好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继续取得好成绩,对外经贸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市外贸出口总额7.8亿美元。比增34.5%,利用外资规模继续扩大,实际利用外资4.01亿美元,增长24.5%。投资产业结构明显改善,高科技含量和高创值项目投资的比重提高。
财税金融
财税金融运行平稳财税收入继续增长。1996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5.44亿元,比增15.5%。国税工商税收6.17亿元,地税工商税收2.82亿元,分别比增11.8%和27.7%,财政支出12.3亿元,比增12.3%,加上税收返拨,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银行存款一直呈稳定增长态势至1996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4.35亿元,比上年未增长32.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1.96亿元,比上年未增长15.1%,银行备付率明显上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9亿元,增长39.5%。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收缩,重点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国家“双紧“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明显收缩。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16亿元,下降15.3%,投资主要向基础产业、工业建设倾斜。重点建设项目进展基本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