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北京——欣赏最美的季节(1)
2005年09月27日13时48分 |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说“在北平即使不出门也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话,已经足以给留在北京的人们,一个非常诗意的理由。
即使,如今的北京已经不再清静如昔,但到底,风特别清,天特别蓝,叶子特别多彩,心胸特别的高而且远,对于一个有着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实在是太难得。
虽然,十一期间,还不是北京秋意最浓的时候,但就跟花苞一样,因为还没开放,所以还有盼头,还有想象——有什么比留着点儿余地的美更美呢?
“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农历,编者注),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实在忍不住对郁达夫的话一引再引,因为实在太恰当了。 |
银杏·秋之韵
渊源
银杏,俗称白果树,又叫公孙树。古老得基本上跟恐龙可以称兄道弟了。因为古老而又神奇,冠若华盖,又抗病虫害、耐旱耐瘠薄,因此被选为北京城市的园林树种也是理所当然。银杏果实的果肉叫白果,在锅里炒熟后又糯又香,还能治气喘,老北京还有道小吃,就叫“炒白果”。
因为银杏高大长寿,而且不招虫,佛家常用银杏木雕刻佛像,最见功力的是雕刻佛像指甲,虽轻薄如真,依然不损不破不裂,因此各地千手佛皆以银杏木雕成。
古人看银杏叶,首先想到的竟然不是扇子而是鸭掌,因此曾将其叫做“鸭掌叶”。取其不易被虫蛀和染病,又仪态俊雅,古代情调人士就喜欢以银杏叶相互馈赠,就像安徒生童话里经常出现的被压在书本中的玫瑰花一样,表示着恋恋好感。北宋欧阳修就曾经写诗说:“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这诚可珍。”
初秋漫步,捡些完整美丽的银杏叶,效仿古人相赠,惠而不费,暗香残留。
想到京城之秋,第一印象就是:灿烂。如果没有数不清的银杏,想必这灿烂也无从说起了。到了十一前后,秋风一起,那大街小巷里的银杏树,就像灯一样,刷的一下,被点亮了。鲜亮的绿叶镶着黄边的,通体黄成一片的,阳光一照,通体明媚,再趁上蓝得没一点儿渣滓的天,就一直明快到人心里去了。
钓鱼台 银杏地标
一早,我就已经在钓鱼台国宾馆墙外银杏道上徘徊了,银杏树林基本上还是一片绿色,晒得到太阳的地方的树叶已经镶上了浅浅的金边。周围很是安静,我可以从容与林中清理杂草枯枝的清洁工大妈攀谈。大妈说,这儿的银杏,是北京最早种下的那批,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北京银杏的标志了。大大小小近千棵银杏都变黄的时候,走在银杏林里,眼前就是一片金黄。那个时节,赏秋的客人、浪漫的情侣,举着长镜头的“拍客”,支起画板的“画客”,都成为林中一景。大妈还热心地带我去看结了果的银杏,那树真好,满树都是果子,密密扎扎,挂得跟葡萄似的,据说到时候还有收白果的,那果子可值钱了。
提示:钓鱼台国宾馆东墙外迎宾路没有停车的地方,只有在甘家口或三里河停车步行或骑自行车前往。就餐也在这两处有。
建议:10月中下旬时树叶全黄,不过很可能一场秋风,就叶落归根了。银杏树有围栏,林区中段有一小门可进入,不要擅自翻越带尖的围栏。同时注意爱护林中草木。不要乱扔垃圾。
银杏大道 也是江湖元老
此处也是成名很久的北京秋天观赏银杏的去处,每到秋日都吸引了周边很多市民前去拍照赏秋。我到这里的时候是晌午时分,从地坛公园西门进入,直奔公园北区。
寻问一位坐在长椅的老人,他指着东面说,看那叶子有些发黄的树就是了。这里的银杏,有些似乎比钓鱼台的更加古老,据说有些在建地坛的时候就种上了。
在林阴路不远处,一对新人正穿着雪白礼服拍照,阳光灿烂,碧草如丝,越发衬得人笑靥如花。这浪漫感觉,想必会铭记一生一世吧?
提示:叶子全黄大概要在11月初,不过秋意是如今就能感觉到了。在公园西门外有很多就餐的地方。因为是在公园里,欣赏起来要比钓鱼台国宾馆墙外显得从容一些。地坛公园门票2元。
建议:找一个公园没有书市或展销会的时间前往。
北大银杏 别有一番滋味
看到北大银杏,感觉总有些不同,因为地处北大校园,这里的银杏也沾染了些许的书卷味道。
最喜欢西门的两株巨大古树,已经成了北大秋景的标志,一旦叶子开始变黄,就有无数少男少女在树前留影,青春与银杏树叶一样灿烂。未名湖边上也有稀疏的银杏树,只是幼树居多,需要耐心从北到南转上一圈。金黄叶子映衬着著名的“一塔湖图”以及湖边看书的学子,或者私语的恋人,真是比画片更像画片。如果再往深处走,生物楼与第一教学楼之间也有小片银杏林,因为人少,所以安静,是聊天和拍照的好地方,不过最应景的,应该是什么都不说,在夕阳下的金黄中深情对视。
熟人指路
李怀玉,北大退休教师,在这里工作和居住了几十年。
西门前共有4棵银杏树,不过后面的两棵总不被注意。前面两棵大树实在太老了,老得没人能说清到底是哪年哪月谁种的了,不过据说都有300多年历史,可从来不结果,因为是雄的。
看银杏的时候顺便看看树边的华表,其实不是一对儿,当年运错了,可也就将错就错了。
如今北大都成了旅游景点,进进出出的人也多了,十一的时候可能更多,汽车都得从西边的机动车门走,按时间收费,在校园里开车,可别忘了慢着点儿。
其他推荐
问过北京园林局绿化处,京城之中银杏树的分布其实挺广。如国家图书馆那两棵百年以上的高大银杏树;从官园桥到甘家口路段,从航天桥到阜城门路段,北二环沿线、左家庄观赏林区、西坝河使馆区沿线,都种了银杏树。
如果你喜欢访古,那就去古寺里看看,因为高僧们经常选用银杏树来代替佛门圣树“菩提树”。京西古刹潭柘寺、西山大觉寺、八大处大悲寺里,都有北京著名的古银杏。 另外比较近的,有雍和宫入口处银杏林阴道,这里银杏树年龄也有30年以上,树木浓密。只是碍于旅游团成车的游客常在其中穿梭进出,欣赏起来多少有些打了折扣。此外门票25元,价格不菲。建议在参观雍和宫时顺便观看
胡同·秋之趣
渊源
北京城并非生而有胡同。但胡同如今却成了北京民间文化的公认代表。
据说,“胡同”这个如今听起来地道老北京的词竟然是元朝时候蒙古语的译音。
北京的胡同,是很有理由骄傲的,光是某些胡同的历史,就已经比一些国家建国的历史还要悠久,更何况胡同里还藏着那么多故事。
胡同名字大多像家常唠嗑一样朴实亲切,比如翠花胡同,一看就是个小家碧玉。当然也有无比诗意的,比如百花深处胡同,听着怎么就那么浮想联翩呢?
每个名字,都是一段时间与空间的提纲,标注着胡同里曾经的活色生香。
当然还有胡同里那些或大或小、或豪华或简朴的院落,那些精雕细刻的门墩,多少不一的门当,残缺或者完好的瓦当,这些无比感性的信息,组合成我们对于旧日胡同生活的想象。
对于我们这些平凡百姓来说,风清云淡的初秋,胡同会为我们提供一个怀旧的空间,一个想象另一种生活的氛围,满足我们平淡生活中一点点无伤大雅的好奇心,即使只因为这个,那些原始的胡同也就应该有了被完好保存的充足理由。
初秋胡同 收罗记忆的温暖残片
据我看,北京的胡同像古瓷,纹理细腻,古趣盎然,值得玩味,但易碎。 初秋,是探访那些胡同“幸存者”最好的时机,天高云淡,胡同里的氛围也像天气一样,温和明朗,变成一件富有生命的瓷器,虽然仅余残片,却仿佛刚从长袍里掏出来似的,带着体温,分外亲切。
后海胡同 喧嚣里的本色节奏
下午3点,从荷花市场门前雇上一辆三轮车,沿着前海西岸向后海什刹海行进。我总觉得,那些崭新的门楼与熙攘的人群,并不是我想象中胡同应该有的样子,就好像慕名去见一个纯朴美丽的姑娘,可看见的却是她浓妆艳抹的样。但让我欣喜的是,毕竟,如果你愿意发现,深深的胡同里还是存在着自己的节奏。从宋庆龄故居往南,七拐八拐来到一片难得的空场,老人们下棋的下棋,遛鸟的遛鸟。面对镜头,他们既不诧异也不反感,经过见过太多起伏之后的从容,与胡同的不事张扬倒是声气相通。
大小金丝胡同里,最让我欢喜的是老旧木头电线杆的藤蔓,叶子已经稀疏,藏不住其中憨头憨脑的丝瓜和葫芦,住户想来该盘算着何时可以摘下来炒盘新鲜菜。
下午4点多钟,阳光特别的浑厚金黄,胡同里多了遛狗的。一个少年牵着毛发闪亮的金毛巡回犬,打个唿哨一起发足飞奔,在槐树叶子稀疏的影子里,一点一点阳光的亮斑在他们身上跳跃,那快乐的样子,竟也能让人驻足观望。
胡同里最有趣的,其实是热辣鲜活的众生像。
我曾经在拍照片的时候接受过一个大婶的教导:这些破玩意有什么好拍的呀,去东城那片胡同保留区,比这儿好看多了!
我也曾经在胡同里看见酒吧的霓虹灯与邻居晾晒的被褥床单交相辉映,在路的另一侧,杨柳依依,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推着轮椅上的老头,遛遛弯儿,看个景儿。
我还曾经在拥挤的胡同口看见过汽车司机与骑自行车的人拌嘴。司机:您不怕刮着您这车呀?骑车人:没关系,您看哪儿合适,随便刮吧!
按照老北京话讲:人接了地气儿,总能变得特别鲜活,胡同因为是个能接到地气儿的地方,所以孕育出来的景象也特别鲜活。
坐在三轮车上,听别的车夫跟客人说:咱们来胡同,不也就想看看老北京的模样吗?
其实我们这些外人,想在胡同里找的也不过是那么个“劲儿”,老房子、老树、老人新人,都带着热乎劲儿,缺一样也就不完整了。
也许我们能留住那么几条所谓有价值的胡同,但能留住那个年代的生活吗?
熟人领路
韩师傅,后海一带三轮车夫,干这一行已经两年了。
胡同里人多,三轮车也多,一般都有组织,是公司给出的车。我们一般从上午8点干到晚上6点半。一入秋,客人最多的时候是下午2点以后,天儿好啊,那时候胡同里都能堵车,所以你要是想躲个清静,最好一早就来。
作者亲历感觉:人太多了!胡同里也有交通拥堵!三轮车可以讲价钱,但师傅多为外地人,讲的都是导游书上的版本,不够活色生香,不过有名的景点倒是不会错过。建议如果不热衷景点,租辆自行车也不错。
温情公告
停车:前海后海一带出名的难停车,可以在宋庆龄故居正门的那条路上停车,或者在恭王府门口广场上停车。
自行车:前海东岸就有租自行车的,一般一小时20块钱,但需要先交500块钱押金!
胡同游链接
除了前海后海,金鼓楼、地安门以及新街口附近的胡同也不错,而且更生活化。 小径厂街、南草厂街、分司厅胡同、北兵马司胡同都可看看。还有经过改造后的南池子一带,虽然褒贬不一,但下午时分坐在紧邻长安街的皇城美术馆边上,虽然周围的风景很人工,但有水有树,而且闹中取静。
水·秋之眼
渊源
北京人怎么就那样喜欢水呢?这实在是太难回答。
我只知道,北京最时髦的茶馆、酒吧都是开在水边,人们下了班就喜欢往这里扎堆儿;北京最贵的房子都叫做水景房,其实面前只有一条很窄的水沟;北京卖得最火的旅行线路都是海岛游,一到了假期,人们全家出动去玩水……
其实每个北京人都明白水对于北京城和北京人生活的意义——这座背负着厚重历史的古老皇城就是因为有了水才变得更加鲜活,人们的平凡日子就是因为有了水才更添情趣。
水,是北京秋天的眼睛。
西海——被遗忘的海
西海在后海的西面,下决心去那里走走还是拜一位朋友赐教,当他听到我抱怨后海越来越乱、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没有后海的味道的时候,他跟我说:“去西海吧,那里清静得多。”
知我者莫过于挚友啊,当我在这个初秋第一次走过这片安静的水边,我不得不承认,这里让我依稀回忆起几年前后海的影子。那时的后海亲切但不另类、精致但不俗艳;但是如今夜幕降临,我看到的后海只是一片五颜六色的艳粉之光,曾经的清新纯朴变成了如今的珠光宝气,就好像一个天生丽质的清纯女孩现在被浓妆艳抹,虽然漂亮,但从前的可人本色寻找不见。
还好,还有西海。仅仅是一条小桥相隔,后海和西海好像天各一方,一边是及时行乐的花花世界,而另一边则是无忧无虑的纯净天空。
西海心情——秋天般的清爽
喜欢去后海的人,多是性格敏感、情绪复杂的人,他们钟情于后海的酒吧,为的是在那种的五光十色的奢靡中可以找到恍如隔世的幻觉,可以买到忘记一切的醉。
而在西海,一切不同。安静的水边,我看不到手拿着啤酒瓶、喃喃自语的过客,也没有招徕顾客的酒吧桌子;这里隔三差五坐着的是一个个手握钓竿的“闲人”,而在旁边,附近的大哥大嫂专心致志地看热闹或者下棋、聊天。每当钓鱼人有鱼儿上钩,旁边的人便响起一阵喝彩。
住在西海旁边的人好像都不太喜欢后海那边的吵闹,而对于自己这边难得清静自豪不已。当我帮一个钓鱼的老哥儿把一条上钩的大鱼收入网兜,他看出我是个生面孔,便问道:“也来钓鱼啊?”
“不是,就是看这边清静,过来溜达溜达。您就住这儿?”
“是啊。这儿清静,比不得后海那块儿,人来人往的,吵啊。”
“那边都是酒吧,都是游客。”
“都是来玩儿的,你说那么多人,酒吧成宿地营业,旁边住家的日子可怎么过?”
说这些话的时候,这位老哥一脸平和,他所想要的就是这样一种宁静的满足吧,就如同这个秋天的下午,能够在家门口的水边钓鱼,和相熟的老友们聊天。
西海酒吧——很少,但刚刚好
西海岸边也有一些酒吧,数量很少,但是我觉得刚刚好。它们藏在附近不起眼儿的民居当中,门口一个小招牌,进去几张小桌子,店面不大,却设计装修得匠心别具;而走过它们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些酒吧与附近的民居浑然一体,丝毫看不出它们的异样。
回想起走在后海岸边,你会受到无数酒吧侍应的热情阻拦,他们会说:“来这里吧,酒水打折,还有乐队表演。”而走在西海岸边,没人会问你打算来做什么、愿意去哪里坐坐——这样的感觉最好,泡酒吧的本来目的就是随性惬意,自己喜欢什么、想看到什么,都是自己一瞬间的感觉使然;那样赤裸裸的拉客虽然热情,但是只会让我感到一种商业经营的恶俗。
在西海西岸,我在一家名字叫做“Rain”的酒吧门口停了下来,当然,吸引我的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名字,而是因为它的沙发摆设——在靠近窗口的几个位置,那里的沙发都是无一例外地面向窗子摆放,而此时正好有一个哥们儿,靠着沙发看着窗外发呆。我想,从那里望出来,透过低矮的围墙与斑驳的树阴,穿越门前的人来人往,他看到的一定是西海生活的平淡如水,而这种生活,也应该是他所想要的吧。
熟人领路
老赵,就是钓鱼的那位老哥儿。
西海这片儿当然还是秋天感觉最舒服,凉快啊,蚊子也快没有了。
来这边逛的外人不多,一般人们走到后海那边就都被截住了。倒是有不少老外在这边转悠,好像挺喜欢这儿。
你要是想直接来西海,别从后海那边走,远。你可以直接从积水潭过来,出了地铁口,东边第一个胡同就能钻进来,好走。
其他推荐
筒子河边的秋日倒影
其实秋日里北京可看的水有挺多,从北海、后海、玉渊潭,再到昆明湖。在这里特别推荐筒子河,是因为它足够特殊,或许是因为太熟悉,却反而让我们忽视它的魅力。就比如对于住在皇城根儿的老北京们来说,茶余饭后沿着筒子河走上一圈,就好像是吃饭睡觉一样习以为常,这条围绕紫禁城的水系就好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有人评价说:从文津街向东,过北海,经故宫,直至沙滩,是北京最美丽的大街;而在这旁边,筒子河映出了它们最美的倒影。可不是,秋日里的天高云淡,在每天夕阳西下的时候,拍摄洒满落日余晖的七彩角楼,筒子河上闪烁着粼粼波光,从宫墙里探出头来的飘摇细柳,这早就是大多数摄影师摄影生涯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