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称赤鼻,又称赤鼻矾。位于黄冈市区西门外。这里有座赤鼻山,靠江边的岩石突出下垂,断岩临江,突出下垂,色呈赭赤,形如悬鼻,因而得名。黄州(现在的黄冈市)是个有名的游览胜地,著名的黄州赤壁(又叫东坡赤壁)就在这里。 为什么黄州赤壁又叫“东坡赤壁”呢?这就得从苏轼讲起。赤壁背山面江,风景优美,苏轼经常约请一些友人,到这里浏览。 公元一0八二年七月十六日晚上,苏轼和几个友人驾着小船,游览赤壁。回来之后,苏轼就写了那篇有名的《前赤壁赋》。过了三个月,他和两个友人再游赤壁,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赋》。这两篇赋文非常优美。人们对这两篇赋给予很高的评价,所以把黄州赤壁称为东坡赤壁。 游人来到黄州,走出古汉川门西行,便看到不远处绿树红墙、重楼叠阁的建筑群,分布在赤色的赤鼻山上。这就是东坡赤壁了。 一座苏轼的全身立像雕朔屹立在江畔。他头戴东坡巾,脚登人头靴,背手执卷,衣衫飘拂,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当年面对大江吟诗作赋的神态。 这里的古迹大多和苏轼有关,如二赋堂、坡仙亭、留仙阁、碑阁等。雕檐画廊、精巧美观的二赋堂内,有苏轼前后《赤壁赋》的木刻和石刻,所以名为“二赋堂”。坡仙亭内有苏东坡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草书手迹石刻。这幅草书,是他醉酒后写下的,笔势奇劲,潇丽无拘,公认是苏贴中的珍品。亭内还有苏轼画的《月梅》石刻,画面上新月高挂,一株老梅,古树新枝,露出一缕生机。 赤壁碑刻,闻名全国,有历代名人书画碑刻近二百块,其中苏轼书画碑刻一百余块,居全国个人碑刻之冠。 解放以来,各级政府对东坡赤壁非常重视,一九五六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七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