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到北京,是三年前的事情了。此次到北京别有一番风趣,离开包头(内蒙古),由北方进入北京,我想我应该是正在沿着当年蒙古大军进攻中原的路线吧!夜里,火车带着它那不快不慢的步伐,向北京的方向前进,窗外是一片的漆黑。 到北京,是为了寻找当年那失落的纪念,《河北万里行》的16卷底片,不知花落谁家,只留下16本之前冲洗出来的照片。当然,也有部分原因是为了乘中国50周年国庆之际,再到北京看看,北京长大了吗? 新中国虽然已经50岁了,但是北京城的年龄却已经有好几百岁了。如果有人问:“到北京看什么?”“故宫、天坛、长城”在大马,回答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答案基本上都一样。 天坛悠思 天坛,当年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的地方,这次到天坛再也没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了,我从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肆虐,想起了清兵入关时的理智,当年的扬州十日、嘉庆三屠,也只是清兵在得到顽固的抵抗以后的发泄,是可以理解的。不妨想一想,10年前在天安门的那场被指为“动乱”游行,又是如何被平息的吧!清兵入关,不但没有肆意烧毁明朝原有的建筑,反而在其原来的基础上,经营得更宏伟、更富丽、更堂皇。故宫如此,天坛、地坛亦是如此矣!反清复明的口号,只是一小撮人以前朝帝皇的名义耀武扬威的手段罢了;同样地,解放后的中国社会,亦潜伏着以宗教为幌子的亲民国组织--?贯道。(名字不宜全写出来,因为这一个道教组织在台湾、大马,甚至东南亚各国都有多的信众。) 说回天坛。天坛依旧,只是国内的游客增多了,三年的时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人民的收入提高了,旅行自然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圜丘上挤满各种各样的人,黑头发的、黄头发的、还有那种半黄半黑--好似刷油漆时不慎染上各种彩漆的,都有。一股股的导游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讲着不同的导游词,虽然离不开皇帝在祭天时,会在圜丘上宣读祭文之类,但是添盐加醋的情况,可使对圜丘的介绍出现好几个不同版本。 来到祁年殿,人人都在排队上殿,但每当碰上排队,总少不了喜好插队的害群之马,仔细一瞧,都是拥有悠久文化的炎黄子孙。外国游客用外语在后头评论着,他亦无动于衷,听而不闻吗?也许是听不懂外语,但是却叫同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为之惭愧。三年了,还是在外国人面前出洋相(也许应该说是“土相”)。三年前,是一个到北京的国内游客和地道的北京人在公共汽车上争吵,论题是:“谁比较有文化,北京人,还是外来人。”(有文化的人会在公共汽车上吵架吗?)三年时间一晃而过,国民的收入提高了,天坛还是天坛、人们的修养依然如故,是怕输吗? 青山依旧在,长城雄风万古存 若不是从包头乘火车进入北京,不晓得八达岭的雄险,几日前领教过八达岭的英姿,固然知道,在八达岭上建长城,足可体现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战略优势。上次登长城,是为了当好汉,然而“好汉”只登上海拔747米,匆匆地买了一张“好汉证”,就鸣金收兵了。这次却来到了海拔1000多米处、近代修复的长城的尽头处。不远处,就可见未经修复的长城了,虽说未经修复,与潘家口水库的水上长城相比,还算是比较新的了。 青山依旧在,山峦起伏的八达岭之上,长城蜿蜒地盘附着,犹如沉睡的白龙,正在静侯着破空腾飞的时机。攀登长城,是一项重体力的活动,有地方,长城的坡度几乎达到25度,就快接近垂直了,当然有石级供继续前进,抬头向上一望,Wau!无限春光尽收眼底。我在想,究竟当年的站马如何能奔驰于如此陡峻的城道之上? 烈日当空,最热闹的就是长城上的小商贩:“矿泉水4块一瓶,可乐6块一听。”四马齐驱的城道,被他们占去一半,还有一半让给观光的游客,人挤人好不“热闹”。 得不到安宁广场--天安门广场 离开北京的前一天,到北京站购买回程的火车票,购得票后,与同伴兵分两路,独自一人来到这个“不曾安宁的广场”。记得三年前,我把天安门广场比喻为“不曾安宁的广场”时,曾招来某人的异议,也许那个某人真的未曾到过中国的这个举世闻名的广场吧!我想应该顺便告诉他:“天安门广场不收费,有空不妨多去看看吧!” 不管有没有活动,或是举行有针对性的聚会,天安门广场确实是得不到安宁的广场,早上太阳还未升起,广场上已经挤满等待瞻仰升国旗的人们。升国旗后,人人都到毛泽东纪念堂排队等待瞻仰毛安哥(Uncle)的遗容,蜿蜒的队伍至少也有三四百米,据说每天有万多人前往瞻仰毛安哥,叽叽喳喳的人群,广场静得下来吗?中午、下午游人不断。傍晚,在广场上放风筝、散步、闲聊的人更是无法计算。入夜,天安门广场更是人山人海,这里的夜景,虽没有上海南京路的灿烂霓虹,但也毫不逊色。 长安街上,汽车明显地增加了,脚车(自行车)明显地减少了,这是中国经济飞快发展的象征,三年前还可以借天安门的毛泽东像为背景,照张脚车、游人、汽车三合一的照片,现在真是难上加难。 在中国五十周年国庆之前,在重游了北京的天坛、长城和广场,真是感触良多,三年的岁月,人的性格依然保留着那种怕输的心态,但是经济的发展,却翻了一翻,八达岭上的白龙,随时都会腾空翱翔,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tanpei 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