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秋天了,我又来到了北京。 两年前的金秋就去了北京,行色匆匆,只游了香山,八达岭长城和故宫。感慨于皇家气派,一处帝苑就可以耗去一天的时间。自从徐勇的摄影使胡同出了名,寻常百姓的生活也勾起了我的好奇,这次也就留心了。 这次是去学习的,可讲授的内容与期望大相径庭,没兴趣去听,于是就提前开溜了。先去了离住处最近的雍和宫。 出了门抬头望天,天高高的,蓝蓝的,可谓碧空如洗,一尘不染。太阳亮亮的光照着路边的小摊,卖水果的,梨桔柿垒得整整齐齐;卖茶叶的,烟酒的;牛羊杂碎,羊蝎子,饺子馆,点心铺;光卖饼就有好几个,有巴掌大的烧饼,小桌面似的大饼,张师傅的千层饼,好象开了个北方面食博览。转了弯,就拐进了一条胡同。 刹那间,集市的嘈杂就远了。整个的身一下子就陷入了一种宁静和陈旧的氛围。胡同有宽有窄,但每次都可以看见墙脚堆着的沙石,几处新粉的围墙,停着的板车上落满了枯叶,还有一个破箩,几堆垃圾或是坏掉的家什。天子脚下的臣民的简朴的生活就在抄着手,阳光下的闲聊中,在瓜子壳飞舞时划出的弧线中,在屋檐下吊着的鸟笼中,在窗台上放着的空酒瓶中,在屋顶瓦缝中的杂草摇曳和窗下富有装饰性线条的蜂窝煤中。 经孔庙,现在成了首都图书馆,再往东百十米就到了雍和宫。这是一个喇嘛寺,处处点着酥油灯,处处香烟缭绕。雍和宫以木雕大佛和五百罗汉山为名。佛以整根直径三米高二十四米的白檀木雕成,高大雄伟,但佛首钻入屋顶,仰视之,只见两个大大的白眼珠子晃晃的。我开始怀疑佛的本性,它为什么不惜以这样一个生命来修造它的替身呢?五百罗汉山在其背面,年久了,即使罩着玻璃,罗汉身上涂的金也已剥落得差不多了。什么都会朽的。皇家的苑囿也已成了平民的游乐场了。 不是为了"泸沟晓月",但为泸沟桥这个地名我也要去看一下。 泸淀河中已经没有水了,成了驾校的车场。泸沟桥也已成了死桥,两头装起子铁栏,一头封死,成了一个工艺品市场。桥墩依旧,但桥栏上的石狮子已是新的了; 桥面也已修平,只在中间留了一段一米宽的长条。 呜呼,当年的泸沟桥不复在矣! 离了泸沟桥,又去了天坛。 我已经不喜欢北京的坛坛宫观了! 没有了庄严肃暮,到处是熙熙攘攘;没有了古气,只留一个个假古董来榨取慕名而来的探访者的钱囊。 不光古迹有假的,连人都有假的。 从后门进颐和园就有着清朝服饰的看门人。他们并不为游人打轿引路,转而专司收票了。没有了清宫太监的奴颜婢膝,连旅游人士的和颜悦色都没有。趾高气扬地指挥着游客,空闲时,东游西逛,煞是刺眼。 天气骤然凉了,颐和园中的游人也稀少了,可容我慢慢地走走,看看。园中的建筑多为喇嘛寺的风格,不知它和藏传佛教有何渊缘。沿着昆明湖边转了一圈。整个颐和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湖边的柳树了。它们长得十分粗壮,远没有江南垂柳的婀娜的风姿。江南的西施,到了北方不也就成了山东大娘了么?物由天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特征,也造就了那个朝代的文化。北方民族一次次凭着他们的骠悍入主中原,但他们又不得不一次次屈服于南方的文明,一次次被同化。于是隋炀皇帝们一次次南巡,徽班进京,发展为中华国粹的京戏。不过北方的狂放与南方的细腻都是我所欣赏的。 而后又去了圆明园,北海。临行前,特去寻访了妙应寺的白塔。 妙应寺在故宫的西面不远,因在修缮而未开放。它与四周的住家相距之近,我可从胡同里走到塔座底下。 阳光很好。照在白塔上,在蓝天的印衬下,层次分明。寺的东西各有一条夹道,一侧的居民就背靠着寺的围墙。这就是北京的胡同,历史与文化,帝王与平民只一墙之隔。推开门窗,就可见到城墙角楼,四合院的天井中,就可望到白塔,宫殿。古语说,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此地正是可听惊雷的无声之处。与平民近得可以,与帝王也近得可以,与现代文明近得可以,与历史也近得可以。难怪四合院中的住家不愿进高楼。点着蜂窝煤,守着一分喧嚣中的平淡。如果我住北京,也会选这胡同中的四合院的。 返沪的火车上一路荡着,在京七日中的所见所闻如筛糠似的绞在一起,又渐渐地分出了层次。遂有上面的文字。 遗憾总是免不了的,我还没有领教过京郊的风景呢。这种遗憾,也就是我每次外出的动力之所在。 又是秋天了,我又来到了北京。 两年前的金秋就去了北京,行色匆匆,只游了香山,八达岭长城和故宫。感慨于皇家气派,一处帝苑就可以耗去一天的时间。自从徐勇的摄影使胡同出了名,寻常百姓的生活也勾起了我的好奇,这次也就留心了。 这次是去学习的,可讲授的内容与期望大相径庭,没兴趣去听,于是就提前开溜了。先去了离住处最近的雍和宫。 出了门抬头望天,天高高的,蓝蓝的,可谓碧空如洗,一尘不染。太阳亮亮的光照着路边的小摊,卖水果的,梨桔柿垒得整整齐齐;卖茶叶的,烟酒的;牛羊杂碎,羊蝎子,饺子馆,点心铺;光卖饼就有好几个,有巴掌大的烧饼,小桌面似的大饼,张师傅的千层饼,好象开了个北方面食博览。转了弯,就拐进了一条胡同。 刹那间,集市的嘈杂就远了。整个的身一下子就陷入了一种宁静和陈旧的氛围。胡同有宽有窄,但每次都可以看见墙脚堆着的沙石,几处新粉的围墙,停着的板车上落满了枯叶,还有一个破箩,几堆垃圾或是坏掉的家什。天子脚下的臣民的简朴的生活就在抄着手,阳光下的闲聊中,在瓜子壳飞舞时划出的弧线中,在屋檐下吊着的鸟笼中,在窗台上放着的空酒瓶中,在屋顶瓦缝中的杂草摇曳和窗下富有装饰性线条的蜂窝煤中。 经孔庙,现在成了首都图书馆,再往东百十米就到了雍和宫。这是一个喇嘛寺,处处点着酥油灯,处处香烟缭绕。雍和宫以木雕大佛和五百罗汉山为名。佛以整根直径三米高二十四米的白檀木雕成,高大雄伟,但佛首钻入屋顶,仰视之,只见两个大大的白眼珠子晃晃的。我开始怀疑佛的本性,它为什么不惜以这样一个生命来修造它的替身呢?五百罗汉山在其背面,年久了,即使罩着玻璃,罗汉身上涂的金也已剥落得差不多了。什么都会朽的。皇家的苑囿也已成了平民的游乐场了。 不是为了"泸沟晓月",但为泸沟桥这个地名我也要去看一下。 泸淀河中已经没有水了,成了驾校的车场。泸沟桥也已成了死桥,两头装起子铁栏,一头封死,成了一个工艺品市场。桥墩依旧,但桥栏上的石狮子已是新的了; 桥面也已修平,只在中间留了一段一米宽的长条。 呜呼,当年的泸沟桥不复在矣! 离了泸沟桥,又去了天坛。 我已经不喜欢北京的坛坛宫观了! 没有了庄严肃暮,到处是熙熙攘攘;没有了古气,只留一个个假古董来榨取慕名而来的探访者的钱囊。 不光古迹有假的,连人都有假的。 从后门进颐和园就有着清朝服饰的看门人。他们并不为游人打轿引路,转而专司收票了。没有了清宫太监的奴颜婢膝,连旅游人士的和颜悦色都没有。趾高气扬地指挥着游客,空闲时,东游西逛,煞是刺眼。 天气骤然凉了,颐和园中的游人也稀少了,可容我慢慢地走走,看看。园中的建筑多为喇嘛寺的风格,不知它和藏传佛教有何渊缘。沿着昆明湖边转了一圈。整个颐和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湖边的柳树了。它们长得十分粗壮,远没有江南垂柳的婀娜的风姿。江南的西施,到了北方不也就成了山东大娘了么?物由天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特征,也造就了那个朝代的文化。北方民族一次次凭着他们的骠悍入主中原,但他们又不得不一次次屈服于南方的文明,一次次被同化。于是隋炀皇帝们一次次南巡,徽班进京,发展为中华国粹的京戏。不过北方的狂放与南方的细腻都是我所欣赏的。 而后又去了圆明园,北海。临行前,特去寻访了妙应寺的白塔。 妙应寺在故宫的西面不远,因在修缮而未开放。它与四周的住家相距之近,我可从胡同里走到塔座底下。 阳光很好。照在白塔上,在蓝天的印衬下,层次分明。寺的东西各有一条夹道,一侧的居民就背靠着寺的围墙。这就是北京的胡同,历史与文化,帝王与平民只一墙之隔。推开门窗,就可见到城墙角楼,四合院的天井中,就可望到白塔,宫殿。古语说,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此地正是可听惊雷的无声之处。与平民近得可以,与帝王也近得可以,与现代文明近得可以,与历史也近得可以。难怪四合院中的住家不愿进高楼。点着蜂窝煤,守着一分喧嚣中的平淡。如果我住北京,也会选这胡同中的四合院的。 返沪的火车上一路荡着,在京七日中的所见所闻如筛糠似的绞在一起,又渐渐地分出了层次。遂有上面的文字。 遗憾总是免不了的,我还没有领教过京郊的风景呢。这种遗憾,也就是我每次外出的动力之所在
作者:mwhaaa 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