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现代大文学家茅盾的故乡,典型的江南古镇。 孔桥石径,碧水轻舟,吴侬软语中,好一派物我相安的和协与安宁。 现存的古镇,多为旧时繁华富庶之地。乌镇的富庶,从其旧街巷的规模便可以想见。以现在人的眼光,乌镇的街面宽仅3米,既行不得车,又跑不得马,委实是狭窄。而乌镇以区区一镇,却能以江南古风引万千游人远来驻足观瞻,实因其多少年来不为时事所迁,始终能够保持着古镇的原汁原味。 乌镇人似乎并不想突出旧时有某族某君的显耀,而意在以整体的景致一展江南古韵。不知是有意布置,还是因为游者的大意,我看这里的大宅其实并不少,但除了茅盾故居,一处又一处的大宅子居然不按当年的面貌陈设,却被用作为各类介绍旧时民俗的陈列馆,如“江南百床馆”、“乌镇民俗风情馆”、“木雕馆”、“钱币馆”……游人们陶醉于民俗民风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而不知原屋主姓氏名谁。然而,没有名宅却并不妨碍乌镇留给游人以殷实富裕的感觉,以旧时乌镇的行市各有所置,当使游人小瞧不得。 乌镇的很多东西确实给人原汁原味的感觉:缫丝、织纺、染布、制笔,全然是按旧时的工艺。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被特地请来,向游人演示当年的土法操作。 窄窄的小巷,隐隐飘来酽酽的酒香,那是乌镇有名的“三白老烧酒”正在酿制。 乌镇当街的门面很多,而人们却不急着做生意。一如碧波荡漾、轻舟漫摇,这里的人们总是从从容容、稳稳当当,老人们或逗鸟、或养花,或聚坐在街心的廊椅上捧着茶壶说东家聊西家。或眯着眼看不知看了多少遍的本地花鼓戏。演戏的,虽然土腔土调,却着实卖力。锣声锁呐响起来,这一边的皮影戏开演了,又是一番原汁原味的情调…… 乌镇的人啊,真羡慕你们如此从容,如此坚守着自己心中的恬淡,又为人们久久演绎着一份记忆、一个难以忘却的故事。
作者:panxy 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