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值班电话:0755-88864399
0755-82375114
13714396905
13823703612
|
|
 |
|
 |
 |
广东省 |
 |
|
|
 |
自然地理 |
 |
 |
<-- 茂名山脉 -->
茂名地势北高南低,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山脉众多。
尖峰岭
马头岭山脉。北起高州市马贵镇与信宜市交界处的尖峰顶(海拔1141米),沿高州市东部边境南抵电白县马头岭。其中主要山峰有:十二楞岭(海拔1280米)、王母楼(海拔801米)、大轿顶(1335米)、三官顶(海拔1258米)、浮山岭(海拔941米)。
棉被顶
大细垌山脉。北起高州市马贵镇棉被顶(海拔1627.3米),南运载高州水库石骨库区的大细垌。其主要山峰有:鸡冠顶(海拔1174米),大王岭(海拔766米)。
棉被顶
青山岭山脉。由棉被顶峰同西南延伸至大井镇南部青山岭。沿脉有牛脊岭、青山顶、下大岭。
尖峰岭
崩山岭山脉。尖峰岭往西沿高州市北部边境走向,至粤桂交界的崩山岭。脉经棉被顶、镬厂坪大田顶(海拔1703米)、大雾岭(海拔1423米)、虾公坪、黑石岭、大船岭。
王江坑岭
蜈蚣塘大岭山脉。脉经石板镇、潭头镇边界的有天平岭、独帐岭,脉经高州市的石板、南塘、顿梭三镇边界的有石坑岭、仙坑岭、马蹄岭(海拔335米)。
大近岭
那射岭山脉。沿脉有崖鹰岭(海拔369米)、六云岭、宝岭、蜈蚣塘岭(海拔408米)、豆腐岭、那射击岭。
鸡公岭
豆腐岭山脉。由鸡公往西行,有射牛岭,又称石牛岭(海拔425米)、笔架山(海拔208米)金井岭、观荔亭、癞痢岭,直到镇江北部的豆腐岭。
云雾山
云雾山是新兴江、罗定江、漠阳江的分水岭。位于广东省西部,绵延于云浮、新兴、阳春、信宜、高州等县之间。云雾山具有断块山性质,是数列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地的总称。各列山地都有许多小河造成的深谷和多级瀑布,水力资源丰富。山地高度一般为300~800米,最高峰大田顶位于信宜县南部,海拔1704米。山地中有许多狭长谷地和石灰岩溶蚀盆地。谷地亦沿构造线呈东北—西南向伸延,长10公里左右,宽约0.5~1公里。盆地中有一系列喀斯特残丘地形。云雾山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湿度大。河流水量丰富,多深谷,并多直角拐弯。山上有松、杉、竹林,也产茶叶等。
平云山
平云山位于高州大坡镇、云潭镇和新垌镇,在大坡福州村的麒麟峰下的麒麟瀑布落差高达230米,宽110米,有“广东第一瀑”之称。这里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以及十万公倾的竹林,空气清新。
中火嶂
中火嶂位于广东省化州城西10公里的石湾区境内,连绵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48米,山石壮观,景色幽野,风光殊绝,如天上人间,被誉为粤西形胜,南国名山。
丽山
丽山 又名尖岗岭,古称为“化州之镇山。”秀丽直立,高215米,位于化州城区北15公里处。登高远望,西北群山连绵,像大海碧波起伏;东南平原无垠,村落与田畴交错。丽山有一奇,每当天寒霜冻,此山左右无霜,农作物不枯萎。丽山石景蔚为大观。
龙王山
龙王山又名六皇山,在化州北40公里,山上有33峰。其第一峰称高峰,极险峻,高200余丈,直插云霄,东南唯一径可登,昔村民避兵于此,故又名“来安山”。山顶有天池,水清见底,相传罗辨骑白牛化龙于此。高峰南侧十里处的响泉峰为第二峰,有股泉水源出烟霞洞,经九吊水,从峰前下泻,飞流万丈,下注龙潭,其声如瓮,数里可闻。响泉峰东侧为第三峰——刘仙岭,传说让三妹曾于此逗留,因名。响泉峰西侧为第四峰——鸦飞顶,因岗顶一巨石状若飞鸦,故名。响泉峰之前为第五峰——龙潭峰,潭水下泻成一幅巨大瀑布。与刘仙岭对峙的玉盘峰为第六峰,相传刘三妹炼丹于此,今峰顶还存有丹臼石。
葫荫山
葫荫山(俗称葫荫地),坐落化州北部山区,播扬与广西北流南部茶山交界处。广西南部山区麒龙群峰山脉过龙形成,天然群山气势奇景,西南景地山脉有一座三峰岭名山,山峰高耸入云端,约计海拔1080多米。葫荫山是一个原始森林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原有野生植物,珍贵植物山草药、珍稀动物等种类繁多。有超数百年以上古树,高大的松树、樟树、紫椋树、杉树、盗药树甚至四人牵手环抱不过,杆粗叶茂,树贯耸立参天,成为一片四季常青的青山绿景。深山蕴藏着珍稀动物,如穿山甲、果狸、刺猬、金钱龟、石蛤、石虾、华南虎、金钱豹、黄猄、山羊、狐狸、猫狸、野狗、野猪等,经常出没在深山、河床、盘地中,甚至经常出山到附近村庄寻食。
大田顶
大田顶,又名大天顶,位于信宜市大成镇东部,地理座标是北纬22°17′31″,东径110°12′51″海拔1704米,地处亚热带南端,是云开山脉大雾岭的主峰,为粤西第一高峰,西江支流黄华江的发源地。山中有茂密原始森林,其中不乏珍稀动植物和名贵药材。
雷公岭
雷公岭原名招义山,位于信宜市池洞镇与金垌镇交界处,海拔350米,雷鸣则涧响应,故称雷公岭。唐武德四年(612年)析怀德县地置信义县(信宜县前身),取信山的“信”字与招义山的“义”字而名县。
特亮山
特亮山位于信宜市金垌镇光荣村与南屯村之间,今名牛粥岭,海拔573米。光绪《信宜县志》载:“昔日有白牛夜出,光影四射,因见此牛发亮,故名特亮山,多产石灰石。”唐武德五年(622年)置特亮县,以此山名为县名。
鸭兜山
鸭兜山信宜市位于贵子镇,海拔1199米,山上产鸭兜茶。清初以前,该山为瑶民居住之所。1982年广西瑶胞派人前来山上寻取祖先遗骨,在悬崖石洞中找到古代瑶族骨埕和遗骨。山上有连片大面积天然草场。
白马山
白马山位于信宜市钱排镇白马村,海拔1475米,相传白马隐见而上,故而得名。山上石崖林立,生长着七根白毛茶,可望而不可采。相连有狮子山,海拔1442米,山上盛产黄莲药材。
大水岭
大水岭位于信宜市钱排镇与合水镇交界处,海拔1045米,前夷后竣,岭周围常降大雨,因而得名。岭侧有素东公路经过,通往合水等地。
黄坡岭
黄坡岭位于池洞镇与怀乡镇界山,海拔350米,汽车从县城通往怀乡、洪冠、茶山必经之地。岭上有饭店、商店、古时有寺。岭上岭下及四周松林如海,连绵万亩,是一片美丽的绿洲。
长岗领
长岗领位于信宜市东镇镇,海拔450米,是信宜市通往白石、大成、钱排、合水、新堡等地的通道。古时岭坳处有茶亭,现有小食店和小卖店,岭的周围林海松涛,一片茂盛,盛产玉桂、柑橙、松脂、竹子等土特产,是一个良好的“森林公园”。
炉塘顶
炉塘顶位于信宜钱排镇,海拔1681米,高度仅次于大田顶,为粤西第二高峰。山上有连片大面积天然草场,办有畜牧场。
大雾岭
大雾岭位于信宜大成镇东南6.5公里,与高州交界处,海拔1423米,因终年云雾笼罩,人们看不清其面目而得名。山上蕴藏丰富的植物资源。
银岩顶
银岩顶位于信宜钱排镇境内,海拔1334米,以富含锡、钨、铋、铜、钼、铁、金的多金属石英斑岩型脉石矿而著称。
公和山
公和山位于信宜茶山镇和贵子镇之间,海拔1298米。两峰对峙,如肩相倚,又名公婆石。清咸丰年间,乡民筑堡于此,以防贼乱。
石船顶
石船顶位于信宜新堡镇东南部,海拔1201米,为信宜与阳春的界山。
鸡笼山
鸡笼山位于信宜合水镇南部,海拔1281米,是信宜、高州与阳春的界山,罗定江(上游称合水河)发源地。
大仁山
大仁山又名云岫山,是信宜市的名山之一,位于信宜市郊北逻村,海拔高728米,距市区3公里。相传古时有位仲大仁,为救民而在此山英勇牺牲,群众在山上建仲大仁庙以祀之,山因此而得名;此山由三主峰相连而成,极似恬然而睡巨人,因而也有“大人山”之说法。山高岭峻,气势雄伟,奇峰隐现,云雾缥缈,怪石嶙峋,松涛阵阵,异穴藏宝,别有洞天,草药俯拾皆是,山茶沁人肺腑,遍地茂林修竹,处处鸟语花香。
太华山
太华山,位于信宜市东镇镇庄垌村,地处信宜市区西北面东镇镇与池洞镇交界,距市区约10公里,海拔678米。是信宜的名山,自然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山腰树木茂盛,郁郁葱葱;山巅绿草如茵,山花烂漫。
天马山
天马山位于信宜市北界镇旺将村的西南边。海拔1080米的天马山有蓊蓊郁郁的森林、清澈的甘泉、幽深的峡谷、形态各异的瀑布、鬼斧神工的怪石、高旷令人神往的南国大草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桫椤、鸡毛松、红花荷、人头蕨等珍稀树种,果狸、箭猪、山龟、山鸡等野生动物。天马山还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曾是苗人聚居之地,留下石砌梯田、石屋遗址和大片茶树、柠檬。
白鸡岭
白鸡岭是信宜市的一座名山,海拔1548米,位于信宜市白石镇与钱排镇的交界处,为白石河与钱排河的分山岭。岭下有白鸡村、白鸡寨、白鸡街等以白鸡命名的地名。传说古代白鸡出鸣岭上而来。
庄山
庄山位于电白县水东镇东39公里,电城镇北1公里处。海拔249.5米。山上秀石错落,古木参天。源于山巅的庄泉全长200多米。其间形成30余个大小不一的天然浴池,掩隐于石群之间,水清如镜。溪畔明清石刻如“临流观化”“海飞云立”、“涤尘”、“庄泉”等散布于石涧、峭壁之上。
浮山岭
浮山岭是高州与电白分界山,高941米,盘亘24里。浮山岭山青水秀,树木郁葱,泉溪清澈,云雾镣绕,置于其间,恍若仙境。山上峭峰凌空,怪石磷峋,有一石洞面积达70多平方米,壁立如阁。山腰和山下荔枝、龙眼连片成林,花繁果硕。浮山岭有独特的文化古迹,历为兵家要地,早在隋朝时,百越族首领冼英(冼太夫人)就在此设置营地,现存有冼太营地、冼太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