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口与民族 |
 |
<-- 各民族人口比例及分布情况 -->
汕尾市居住人口分属于2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92%,其他21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0.08%。在各少数民族中,超过50人的有畲族、壮族、侗族,其余少数民族人口甚少;其中,畲族属本地世居,聚居在海丰县鹅埠镇上北村委会红罗村,其余各少数民族均属省内外迁入,省外迁入者居绝大多数。
汕尾市绝大多数使用汉语语言。汉语分海陆丰福佬话、客家话、白话(粤语)、占米话、军话、北方方言等方言。海陆丰福佬话主要分布于汕尾市城区、海丰和陆丰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240多万人;根据其语音特点,可分为8个声调片和7个声调片两大片,分别以海城话和东海话为代表。客家话主要分布陆河县、海丰县东北部和西北部、陆丰市北部山区,使用人口约40多万人。白话集中于汕尾港和马宫港,使用人口多数为深水渔民,约1万人;在汕尾、海城、东海等地,因与港穗商贸往来频繁,受广府文化影响较深,会说白话占相当比例。占米话是一种兼有白话、客家话、闽南话特点又自成体系的混合型方言,分布于海丰县西南部,使用人口约2万。军话是一种含有官话成份但深受客家话、闽南话影响的混合型方言,有陆丰西南镇青塘村、大安镇坎石潭村和海丰平东镇龙吟塘村三个方言岛,使用人口约1万。北方方言主要集中于汕尾市区,使用人口约1万,多数于汕尾建市后迁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汕尾市居民中有八成左右会说普通话。除使用汉语外,聚居在海丰县鹅埠镇上北村委会红罗村的少数民族畲族,人口约200人,其使用民族语言──畲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