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电话:0755-88864399
0755-82375114
13714396905
13823703612

     
深圳一日游   海岛旅游
 
     
广东省内游   国内旅游
 
     
深圳出境旅游  
 
     
  香港游
 
广东省

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韶关市佛山市江门市茂名市肇庆市惠州市梅州市
汕尾市河源市阳江市清远市东莞市中山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湛江市
返回广东省首页

  深圳市
  •  深圳概述...
  •  风景名胜...
  •  美食天地...
  •  土产特产...
  • 自然地理
     深圳地形  深圳山脉  深圳水文  深圳气候  深圳自然资源
     深圳特色奇观       
    <-- 深圳特色奇观 -->

      植物资源

      深圳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反映在植被的性质上,无论是植被的组成成分和分布,或是群落的各种特征,都表现出较强的热带性。因此,所发育的地带性代表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但因地处热带边缘地区,加之人为经济活动影响大,所以本市的植被既呈现出热带性的各种特征,又显出热带和亚热带之间的过渡性。这是植被与生态条件相一致的综合反映。

      植物的组成成分具有明显的热带性

      深圳植被的常见主要组成种类有310多种,分属于105种和240多属,其中属于热带性的有150多种,占48%;热带和亚热带共有的有125种,占40%;其他的有36种,占2%,说明热带区系成分比例较大。

      其中常见的热带科主要是:桃金娘科、野牡丹科、红树科、梧桐科、大朝科、桑科、会香科、棕桐科、豆科和樟科的一些种类。在群落中占有重要位置的热带种类有:山榄科的金叶树、田葱草科的田葱草、黄眼草科的黄眼草、禾本科的红毛草、水冬哥科的水冬哥、梧桐科的银叶树、榆科的光叶白颜树、棕搁科的剁葵和桑科的桂木属等。栽培的热带性种类有:胡椒、椰子、菠萝蜜和橡胶树等。除了椰于外,其他生长发育正常。但组成植被的典型热带种类特别是森林群落的优势种还不多,这又反映其过渡性的特点。

      具有热带林的外貌和结构

      保存较好的原生性森林群落终年常绿,组成种类丰富,100平方米样方中有木本植物25种,并有多种的生活型,因而显出多层结构。其中乔木有2~3层,乔木高大,达成15~20米,胸径30~50厘米,林木板根发达,茎花植物,附生植物和藤木植物十分显著。但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干扰大,现存的多为次生林,其热带特征未能得到充分的反映。

      植物的分布规律性

      植被不仅能综合反映环境的特点,同时随着环境的不同,植物群落的分布和组合形式也不同。本市环境的差异,对植物群落分布和组合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由于本市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其地带性代表植被类型一常绿季雨林也显出其过渡性的特点,例如分布偏低,一般仅分布在高程2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组成种类,外貌和结构等特征都比热带林逊色。

      其次,植被的南,北坡差异显著。本市山地丘陵南、北坡的光、热、水、上条件差异明显,植被和分布也不相同。南坡的光,热条件充足,但土壤淋溶作用较强,冲刷较严重,有机质含量低,干燥,因而植被呈现旱生性类型,如马尾松一桃金娘、岗松一鹧鸽草群落等;北坡的条件则相反,植被呈现中生性类型,如马尾松一桃金娘一芝箕群落或灌丛林。梧桐山南、北坡植被差异尤为显著,所以在北坡或谷地种植柑桔,其生势、产量、品质都较好,在南坡就差得多。因此在土地利用上,必须考虑植被的生境条件特点,进行合理的,因地制宜的规划。

      此外,深圳市的山地虽然高程不大,但植被生境条件的垂直变化也有明显表现。例如高程867米的七娘山,300米以下为马尾松林或稀树灌丛,400~700米为灌草丛,间有片状分布的季雨性常绿阔叶林,700米以上至山顶为山地草丛。植被的这种垂直分布,是植被对环境的相应反映,了解植被的这种分布规律,有助于对山地的开发利用。

      植被的动态

      深圳市的植被在长期人类经济活动的作用下,原始的森林植被已荡然无存,只在局部山谷地段或村边残存小片次生林。广大丘陵山地除小面积的人工林外,均以稀树(散生马尾松)灌丛或灌草丛为主,成为现状植被的代表。在演替阶段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灌草丛和草丛的一些类型,显出一片童山状态,其生境趋向于干旱,且土壤冲刷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失调,其中较严重的如坪地、龙华和观澜部分地区,又如沿海的红树大丛林,过去面积有1万多亩,因围垦造田、挖塘及砍伐,目前只有,7000多亩,这对沿海的生态平衡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水产养殖业不利。因此,本市植被的改造和利用,首先应加法强森林植被的建设,特别是封山育林和营造各种经济林或薪炭林,保护大自然环境。值得指出,近年来随着特区建设的发展,较普遍地利用电能,砍柴伐木相应有所少,因而植被的覆盖度逐渐增产增收些地段从原来的草丛发展为灌草丛,或从稀树灌丛变为次生林,有些地段的生境从旱生性逐步发展为中性性至森林的生态环境。这种自然发展过程,不仅促进植被恢复和发展,同时对恢复自然生态平衡,加速林业生产建设均有积极作用。

      动物资源

      深圳市山地丘陵占全市面积的48.89%,地处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植被类型丰富,适于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植物是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本市原生的地带性植被已荡然无存,森林的砍伐,直接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随着林区别的开发,野生动物的生境日益减少,大型动物及树栖动物的数量逐年下降,以至绝迹。

      野生动物资源主要分布于海岸山脉及大鹏半岛,其中排牙山和七娘山一带动物资源比较发达丰富。因为这些地区山脉连绵,山高林密,人烟稀少,植物种类繁多,有大面积的灌丛、灌草丛和刺灌丛,植被多为稀树灌丛,人类活动频繁,故大,中层型兽类已十分稀少,如山猪、黄獍之类动物仅在个别地区有少量活动。残存的主要经济动物有:小灵猫、食蟹、豹猫、南狐、穿山甲、板齿鼠、斑鸠、鹧鸪,毛鸡,鹤和鹭之类的水禽以及蛇类。本市西部的羊台山、塘朗山等高丘陵地区,原来野生动物比较丰富,但由于放任外一地猎人长期进行捕猎,甚至使用套索和铁铗等禁用猎具,因而使动物资源日见减少,大部分的鼠类天敌(如大灵猫,小灵猫、豹猫等)被猎杀,致使农田老鼠大量繁殖,危害农作物。

      矿产资源

      深圳市矿产资源的种类不少,已发现的有23种,81个矿点,其中一部分已探明具有一定的工业储量。

      金属矿产

      深圳市的金属矿产有铁、锰、铅、钨、锡等。

      黑色金属:已知有铁矿点19处,锰矿点4处。铁矿的成因类型有矽卡岩型磁铁矿(打鼓岭)、高温热液型赤一磁铁矿(高圳头)、风化残积型褐铁矿(黄窝)等;矿床规模不大,可供地方小型开采利用。锰矿有热液脉型铁锰矿(大岚坑)及风化淋滤型锰矿(黄贝岭)等;矿床规模很小,工业价值不大。

      有色金属:已知有钨矿点10处,锡矿点2处,秘矿点1处,钼矿点2处,铅锌及多金属矿点4处。(1)钨矿:有高温热液石英脉型及云英岩型黑钨矿两种。围岩为砂页岩及与花岗岩接触的内带。主要矿物为黑钨矿。白钨矿,其次有辉钼矿、锡石等,含钨0.13n~0.89。矿床规模不大,可供小型开采利用。(2)锡矿:主要为河流冲积型砂锡矿床,以坪山碧岭一带的较好。砂锡矿赋存于砂砾层中,含锡石152克/立方米,为小型矿床。(3)铋矿:为高温热液石英脉型(交椅山),产于花岗岩边缘二长花岗岩内,含铋量平均为1.4l%,为矿点。(4)钼矿:为高温热液石英脉型(岭澳),产于变质砂岩中。脉幅宽者4~15厘米,一般1~2厘米,单脉含钼量0.24%~2.0%的为矿点。(5)铅锌及多金属矿:均为中低温热液交代矿床(山仔下),矿体多数赋存于下石炭统碳酸盐岩地层及上泥盆统矿页岩夹石灰岩的层位中,矿体呈似层状及透镜状,形态变化较大。矿物成分复杂,有方铅矿、闪锌矿、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有透辉石、透闪石、拓榴子石、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萤石等。含铅量0.7%~2.6%,含锌量1.0~5.0%,含铜量0.3%~0.6%,另含少量银。为小型多金属矿床。

      稀有金属:已知有黑稀金矿2处,均产于燕山四期花岗岩体中。矿床属风化残积型。矿物有黑稀金矿、铌钽铁矿、钢铁矿、独居石等,伴生锡石,黑钨矿、磁铁矿、锆石等。以黑稀金矿为主,含量变化大,据民采资料,平均为30克/立方米。

      非金属矿产

      深圳市的非金属矿产有水泥石灰岩、大理岩、高岭土、钾长石、水晶,冰洲石、粘土、煤、泥炭土及其他建材资源。

      特有金属矿产:有水晶及冰洲石矿。水晶(地红岭)产于花岗岩的石英脉中,为梳状石英脉,晶体可达10厘米长,但单晶率很低,不够工业品位。冰洲石(石岗)产于石灰岩的方解石脉中,脉中晶洞含少量冰洲石,规模甚小。

      建材矿产:①水泥石灰岩矿床:本市的水泥石灰岩,矿床以下石炭统石蹬子段为主要含矿层位,其次为中上石炭统壶天群。上述地层的分布决定了石灰岩矿床的分布,主要分布在横岗、龙岗、坪山、葵涌一带。石蹬子段的岩性,主要是灰岩夹白云质灰岩或两者互层,单层厚度几米至几十米不等。灰岩的钙含量大于50%,镁含量小于1%,是理想的水泥原料。但白云质灰岩含钙量偏少,含镁量大于3%。壶天群的岩性则以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主,类似层状及透镜状灰岩。因此,规模较大的矿床一般部在石蹬于段层位中,如葵涌、横岗等地。②大理石矿:其分布情况与水泥石灰岩矿床一致。由于区域变质、热动力变质、岩浆的侵入作用,致使大部分碳酸盐岩发生变质。一般地说,含钙高的变质成为白色中粒状方解石大理岩,含镁高的变质成为白色细粒状白云石大理岩,从而构成“雪花白”、“汉白玉”、“墨晶白”、“冬云”等品种,总的以白色为主或灰色条带。而中上石炭统壶天群的碳酸盐岩,因普遍含镁较多,所以均变质成为细粒状白云石大理岩。因含有铁质,有时形成浅紫红色、粉红色的大理岩。在构造带中,经后期胶结作用又形成红色角砾状大理岩。上述大理岩分布很广,但只有在构造裂隙不发育的地带,才能形成具有开采价值的大理石矿床。③建筑石材(花岗岩):本市花岗岩资源丰富,现有采石场80余处,大多生产碎石。在南头岩体及屯洋岩体的中心部位,由于岩体理解隙不发育,可以生产大规格的石料,故构成了饰面石材矿床。石岩一带的花岗岩,为浅肉红色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成材率高,抛光性好,为优质石材。本市花岗岩分布广泛,对发展建材工业极为有利。

      陶瓷矿产、高岭土矿:为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霏细岩等脉岩的风化产物,属砂质高岭土,此外尚有伟晶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高岭土。前者分布在石岩、龙华一带,后者见于横岗。上述脉岩经风化淋滤作用形成的砂质高岭土矿较有经济价值,其脉宽一般为4~20米,风化深度约15米以上,矿石呈白色土状。矿物以高岭土为主,含少量石英。这些高岭土矿适合于用作日用陶瓷及白水泥的原料。

      钾长石矿:已知的钾长石矿有6处,多数赋存于正长岩、石英正长岩或伟晶内,以正长岩小侵人体形成的钾长石矿较有经济价值(如盐田一带)。这种正长岩小岩体是花岗岩化作用演变到后期,由强烈地碱质次早期花岗岩而形成的,它与正常花岗岩呈渐变关系。矿物主要为钾长石,其次为石英、斜长石等,含k2O4~12%(平均6.8%),可作为陶瓷釉料或化工原料。

      燃料矿产:①煤矿----仅有荷坳一处。含煤地层为下石炭统测水段下亚段。有二层可采煤层,单层厚0.23~2.4米,平均0.75~1.0米。煤质变化大,固定炭平均为25~59%,发热量平均为2130~4900卡,为低热质燃料,矿床规模不大。②泥炭土----已知有6处,均产于第四系河流冲积层中。泥炭土一般呈褐色或黑色,有植物残骸,层厚0.5~1.0米。大部分泥炭土均分布在稻田区。有些地区发现黑色有机质粘土,厚0.5~2.0米,已有当地居民开采,由外贸部门收购出口。

      海洋资源

      深圳市南临中国海,其西部和南部是珠江口、伶仃洋,东部和东南部是大亚湾、大鹏湾,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广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海岸资源

      深圳市现状海岸线总长约260公里,其中,特区侮岸线长约63.9公里,宝安区海岸线长约62.5公里,龙岗区约133.6公里。全部岸线由东、西两部分组成。深圳市海岸形态以海湾为主,即由四湾一线构成。大铲湾、深圳湾、大鹏湾和大亚湾四大海湾岸线总长约166.0公里,占全市海岸线总长的64.0%。

      从总体看,具有东部岸线平直、水下地形和缓、滩涂面积宽阔,西部岸线较为曲折,水深较大,浚涂面积较小的特点。海岸线的这些不同特点使得深圳市可资利用的海岸线资源非常丰富,即有清净平坦的沙滩可辟为海滨旅游度假胜地,又有优良的海湾可建大型深水港,还有十分适宜水产养殖的优良滩涂用于丰富深圳市民的“菜蓝子”。到1997年底,深圳市海岸线的总体利用情况可概括为:

      (1)港口岸线 西部从蛇口五湾至一湾、赤湾、妈湾等南头半岛的深水岸线已经建设了蛇口、赤湾、妈湾三个深水港区;在东角头建设有东角头港区、深圳石油公司的专用码头和蛇口渔港;黄田建成深圳机场客运码头和航空燃料供应码头;并在南澳湾建成了南澳渔港。

      (2)旅游岸线 深圳市海岸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海水清洁又有较好滨海沙滩的东部,包括:大小梅沙旅游度假区和溪涌旅游度假区;西部海岸旅游资源相对较缺乏,建成的旅游点包括蛇口海上世界和深圳湾人文景观区。全市旅游岸线总长约7.6公里。

      (3)生活岸线 现状开辟为城市生活岸线的海岸区域较少,已建成的仅有沙头角至盐田港区间约3.0公里岸线,蛇口六湾约1.4公里岸线和华侨城东方花园约0.6公里岸线。

      (4)其它部门占用的岸线包括:背仔角公幕岸线1.3公里;大亚湾核电站岸线8.7公里;现洞平台厂岸线约1.0公里;深圳大学岸线0.8公里;市政府划定的深圳河口岸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岸线约6.0公里。

      以上已利用岸线总长约4l.9公里。此外,部分岸线已开辟成为水产养殖基地,用于发展深圳市的海水养殖。

      海产资源

      深圳海域出产丰富,主要名贵的海产鱼类有:鲇鱼。蛇遛、兰园鯵,金色小沙丁、金钱鱼、大眼鲷、带鱼、鲈鱼等40余种,还有虾、蟹、贝类等海产品,每年的海洋捕捞量约为7870吨。

      深圳沿海有近70平方公里的滩涂,它们大多都十分适宜浅海鱼类及贝类的生长与养殖。近年来,在西部的南头、西乡、福永、沙井和东部的南滨、大鹏先后建立起作为市政府“菜蓝子”工程的养殖基地,养殖蛇、虾、蟹、鲍鱼、石斑鱼等优质水产品,不但满足深圳市民的生活需求,还供应港、澳市场和出口海外,大量的海产品已成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深华旅游网推荐:香港游-广东省内游-香港一日游-香港自助游-港澳游-出境旅游-深圳旅游景点-港澳五日游-深圳一日游

    深圳中国国际旅行社 Copyright © 2005
    国家一类社 执照号:L-GD-GJ00028
    旅行社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前海华庭107号铺
    深圳旅行社电话:0755-88864399 (总线)82375114 传 真:0755-82171419 QQ 99467716
    深圳旅行社24小时值班手机 13714396905 13823703612 联系人:刘先生 廖小姐 郑小姐
    旅行社网址:http://www.sz-travel.com.cn/ MSN:llmcy@hotmail.com E-mail:meng-meng.liu@hotmail.com
    本站网络实名:深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