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土人情 -->
婚俗
结婚当天新娘坐男方的花轿到男家,迎亲时一路敲锣打鼓,带着嫁妆。新娘下轿要打伞。这有几层含义:一说是遮阳用的,因女属阴,故打伞有积阴德、福荫后代之意。另一说是古代伞的写法是一人下面有四人,意味着多子多孙。伞张开后成圆形,意味着圆满。新娘起轿时要有人在前面撒米,这来自鬼谷子和桃花女的故事。鬼谷子原为蜈蚣精,已修成正果;桃花女即九天玄女,原为鸡精,道行尚欠火候,被鬼谷子收为儿媳,娶亲时便叫媒人撒米引鸡精回家。
摆宴席的大堂墙上挂着贺帐,又叫喜帐,是亲朋为庆贺而送的,一般新郎舅舅的喜帐放在正中之位。
祝寿风俗
北方祝寿以“十”为大寿,如把“五十虚岁”、“六十虚岁”、“七十虚寿”做为大寿日,而当地人“一”为大寿,如把“五十一周岁”、“六十一周岁”、“七十一周岁”做为大寿日。寿宴每席都有九道菜,这九个菜是当地的传统菜式,俗称“九大簋”。
重阳节
九月九重阳节也是当地的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日子。这一天人们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
进入冬至,也就进入数九寒天。广东地区并不天寒,但也很重视这一节日。
乞巧节
七月七,女儿节,也叫乞巧节。传说中国古代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以天河相隔,只有每年七月七日才能在鹊桥相会。因织女心灵手巧,故妇女们都在七月七日的晚上摆上供品企求天降灵巧。当地人们还有在七月七储冬瓜水的习惯。就是将新鲜冬瓜洗净切成小块,放入瓦罐密封保存。三年以后开坛,里边就是能清热解暑的冬瓜水了。
清明节
四月五日是清明节,这是一个全国性祭祖节日。这一天,人们要踏青扫墓,上山祭祖。当地把扫墓祭祖活动称为拜山。清明节时吃的面饼,因其颜色如同牛屎,俗称牛屎饼。
四月初八这一天,村民要结队舞木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般人家则在家门口设烟西饼、烧爆仗,迎接龙狮队伍。供奉剩下的饼自己吃,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元宵节
元宵节的白天,翠亨村里往往举行集会,敲起锣,打起鼓,舞起狮,热闹非凡。晚上还举行迎神活动,当地有"抢大炮"的风俗,据说这花炮每年放一次,每次只有一只大炮,这只大炮会打到天上再落下来,谁抢到这只炮,谁家就有一年的好运。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到外地的人都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共同赏月庆贺。没有回来过节的人与家人也通过明亮的月亮寄予思念之情;中秋期间也是一些农作物与瓜果成熟的季节,炎热的夏季过去,天高气爽,清风习习,人们笑逐颜开,庆贺丰收。一些未婚男女则把月亮奉为美满姻缘的使者,祈求月老、月娘成全或给他们牵线搭桥,月下老人便由此应运而生。中秋节的食品以月饼为主,月取月圆之意,象征美好,所以留传中秋佳节吃月饼的习俗。因中秋节时水果最丰,有的地方又叫水果节。中山地区中秋水果有柚子、甘蔗、柿子等。
五月端午节
端午节传为纪念屈原忧愤跳江的日子。传说这一天,人们乘船驱鱼,把包有棕叶的米饭投入江中喂,以保护屈原的躯体,后演变成五月节赛龙舟,吃粽子之俗。当地的粽子与别的地方不同,是用芦兜叶包的,也叫芦兜粽。
三月三,北帝诞
这座神像就是传说中的北方真武玄天大帝,简称北帝,是道教神,他脚踩龟、蛇,职掌水火,司命寿延。村民每到节日或家中有什么麻烦事,都到北极殿跪拜北帝,乞求神灵保佑。
翠亨村民崇奉北帝,村中的北极殿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在北极殿中就供奉着这样的神像。
春节
春节是中国人的重要节日,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到外地去的人也赶回来与家人团聚。春节这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春联、年画、挂钱儿等将屋里屋外装饰一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互相拜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