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联合国“人与生物圈”定位观察点。峰峦叠嶂,雄天坷居,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原始森林,苍苍茫茫。是离昆明最近的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世界同纬度生物多样化、同类型植物群落保留最完整的地区。有以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梭罗树为首的1016种高等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伯乐树(钟萼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青树、野银杏、蓖齿苏铁、红花木莲等15种植物,以及众多的省级保护植物物种。被誉为镶嵌在植物王国凰冠上的一块“绿宝石”。哀牢山横跨热带和亚热带,形成南北动物迁徙的“走廊”和生物物种“基因库”。哀牢山群山中生活着许多珍禽异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孟加拉虎、绿孔雀、黑长臂猿、云豹、蟒蛇等,此外还有大量的鸟类和珍稀动物,如相思鸟、太阳鸟、眼镜王蛇、黑熊等,以及奇特的地质、大气、水文景观。主要景点有南恩大瀑布,大磨岩峰、大雪锅山、国际候鸟迁徙保护区—打雀山、大(小)帽耳山等自然景观。 人文历史丰富。早在四、五千年前,今漠沙江两岸已有人类居住。据史料记载,三千年前的商代,这里是“濮人”部族分布区,至秦统一中国时,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内或更为远古的时候,一个神秘的王国—哀牢古国曾在这块土地生存过,又消失于历史的沧桑,给后人留下谜一般的信物和无尽猜想。 曾经极度繁荣的滇南商贾茶马古道;近代史义和团运动中,全国三大响应地之一:哀牢山彝族农民起义历史遗迹;明朝建置的新化马龙他郎甸司府;唐代流传至今的编钟古乐;哀牢古王国后裔花腰傣浓郁的民风民俗等等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把哀牢山装点得更加绚烂多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