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乐山烈士陵园,以前称“中美合作所旧址”,东西长约7公里,纵横约10公里。在这个“特区”建筑房屋800余间,将包括渣滓洞、梅园、杨家坪、造石场、白公馆、五灵观、红炉场、王家院子、熊家院子、小杨公桥、朱公馆、步云桥、岚垭等地在内的大片土地划为禁区。周围完全用碉堡、岗亭和铁丝网封锁着,任何人也不能通行。在“特区”里面,有渣滓洞、白公馆等大小20余所监狱。于1954年修建歌乐山烈士墓、烈士纪念碑和展览馆,1984年改称现名。 二战时“中美合作所”,一方面对日进行“特种战争”和“心理作战”,另一方面则是由美国为国民党当局训练特务。该所除在其举办的两期正式训练班中培训了具有特种技能的专门特务1000多人外,还集训了军统局的“忠义救国军”、别动军的武装特务三、四万人。自抗战胜利后,这里便完全成了国民党政府专设关押、刑讯、残杀革命人士和共产党人的罪恶机构。 1943年底,“中美合作所”改为第一看守所,设牢狱20余个,白公馆和渣滓洞为其中最大两个。在这两座牢狱旧址内,有大量的实物和图片,记载着美、蒋特务大肆迫害革命人民的罪行。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在这两座牢狱里杀害的知名人士中,有抗日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我新四军军长叶挺、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四川军委书记车耀先、江竹筠等。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美蒋特务在仓皇逃窜时,一次就屠杀了300多位革命同志,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一一·二七”大血案。如今,每年来此参观美蒋罪行,凭吊烈士英灵的游人逾百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