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云南之行----丽江 尽管车子在路上耽搁了两个小时,我们还是在清晨七点到达了丽江县城。因为事先看了一些网友的文章,所以一下车我们便打的直奔大研古城。看到大水车的地方便是古城的入口,柏油路也从此转成了五花的石板路。毫无目的的,我们沿着石板路向古城里面走去。清晨的古城非常宁静,果真如电视镜头所呈现地----垂柳,小河,红色的木房子以及“披星戴月”(纳西妇女的传统头饰为月,背后的羊皮毡子为星)的纳西老妇人。走到一家小院子门前,看门上挂着“茶马客栈”的招牌,于是便走进去打听。这是一家纳西人的小四合院,楼下的房子被改装成客栈,公用浴室及卫生间。看起来还蛮干净,我们住进了一个两人间(50元/天)。 按计划今天是去玉龙雪山,安排好住宿之后就立刻出门。一出门才发现,满街都是游客,临街的屋子也都打开门来做生意,整个就是一个商业街。走到一间纳西风味的餐馆,尝了尝丽江的招牌点心----纳西粑粑,味道还不错。一路走到了中巴车站,通往玉龙雪山的7路车是定点发车的,看看时间还早,便到对面的邮局寄卡片给家人和朋友。可能就是这十分钟功夫,我们错过了一班车,正在犹豫是否要打的时遇到了来自北京的李大哥夫妇,四个人包了一架出租车直奔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有两条索道,通常旅行社都会带游客乘小索道去云杉坪,大索道是直达海拔4500米的冰塔林,我们当然选择了大索道(索道票110元,玉龙雪山景区门票40元)。途中我们在甘海子停下来,因为刚好看到雪山露了出来,所以赶忙拍了掏出相机拍了几张。 玉龙雪山的大索道建于1996年,海拔高差1300米。看到不少人在雪山脚下租氧气袋和棉衣,为了以防万一我们也足了一个氧气袋和几件大衣。上了索道,一路攀升直至进入云层之中。向下望去,索道下面那条人工劈开的鸿沟与周围嶙峋的青石显得格格不入。索道到达的位置海拔为4506米,不知是不是一夜长途汽车没有休息好还是见到雪山太过兴奋,还没开始爬山我和小吴就出现头晕恶心等缺氧反应(注:李大哥夫妇四五十岁都没出现这种状况,实在惭愧)。吸了氧,调节一下呼吸,才慢慢地向上爬。台阶只修到4800米的地方, 当我们登上最高位置的观景台时,太阳正好照出来,雪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其实玉龙雪山并不象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一片白雪皑皑,听说自从地震之后,雪山上很多冰川被震开,还少了一个山峰。所谓冰塔林其实是一大片白色的石头,使得夹杂在岩石中间的白雪并不十分明显,但整个景象确实很壮观。听说有些人抱怨雪山没什么雪,感觉失望,但我想大多数人也许跟我一样,征服雪山后的自豪感远大于对雪山本身的要求。 回来途中先绕道去了白水台,据说那雪是山上的雪融化后流下来的,租了雨鞋在水台上蹒跚行走,一不留神灌了一鞋的水,真是“冰凉畅快的感觉”。接着又参观了白沙壁画,没什么感觉,很多都在文革时期被破坏了。 晚上回到丽江,在流水小桥附近找了一家小餐馆吃了晚餐,丽江吃的东西很便宜,至于味道就见仁见智了。快八点了,我们走进新义街密士巷72号(据说最为正宗),等待纳西古乐的开始。看到一些网友称纳西古乐为世外之音,令人心旷神怡,所以非常期待。八点半钟,宣科先生准时出场,介绍了一番之后便开始演奏。第一首《笃》具有非常浓厚的唐乐色彩,而且感觉上更象盛唐时期的宫乐(虽然我并不曾听过真正盛唐的音乐),华丽气派,荡气回肠。印象颇深的是三个为曲子伴唱的女孩子,嗓音很高,但韵味把握的很好,静下心来听这些音乐,真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 宣科先生曾戴过牛津大学的博士帽,而且是纳西古乐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所以很自负,还时不时拿时下的歌星和权贵做笑料打趣一番,对现场气氛大有帮助。当晚,他还现场介绍了一个澳洲女子与纳西族残疾青年的浪漫爱情故事,只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太过羞涩,尽管大家拍了几次手掌,他始终没有从台下的位子上站起来。 听完古乐已是快十点,古城里仍有不少人走来走去,酒吧咖啡店也如同大城市一样客来客往,好不热闹
作者:sapphirey 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