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回来已有月余,在慵懒的现在回忆游时的点点滴滴,也算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在年中最热时节的上海起飞,经历了迫降贵阳的有惊无险,昆明凉爽湿润的空气一下就驱走了我所有的燥热。 昆明海关的朋友来接我们,一边和我们聊天一边捧着根粗竹筒咕嘟咕嘟地抽着烟。这便是云南十八怪中的第一怪-“竹筒当烟袋”。传说当年洋鬼子打云南的时候,很多当兵的都身背烟筒。鬼子在飞机上看了吓一跳,回去报告说不得了,中国人每人都有一台小火炮。 云南人吃辣是小有名气的。在民族风情园饱餐了彝家风味药膳火锅之后,朋友带我们去云南大学的后街见识了“真正的辣”。烤牛板筋闻着香喷喷,沾着嘴唇是又辣又麻。我自以为聪明地放在茶水里唰了老半天,得意洋洋地一口放进嘴里。完了,赶紧吐出来为时已晚,上窜下跳地喝了好多饮料,肚子涨得老大,辣还是没解掉。 当晚夜游海埂西山,昆明市里灯火阑珊,而脚下的五百里滇池(某位驴友说是五百里化粪池),则是黑漆漆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闻不到。 花大半天在昆明城闲逛,久仰大名的过桥米线是一定要尝的。过桥米线价格从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当然料也天差地别。不过米线都是个味儿。对于我来说,五十块的米线还没有十五元的味千拉面来的好吃。 大观楼一百零八字长联不过如此。倒是在市中心的金马碧鸡广场,我找到了一个好去处—驼峰客栈。这是一个国际青年旅社,楼下的酒吧下午没什么客人,塌塌米上摆了无数个大靠垫,让我这种到哪里都想躺着的人找到了感觉。 世博园和石林据说是“不可不去”的。世博园是人造景观,石林太远,于是我就真的没去。但这并不可惜,因为更美的地方还在等着我。 抚仙湖位于澄江县,面积和滇池相当,在昆明东南七十公里。澄江,原叫沉江,抚仙湖底150米处有个唐代古城。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的水底考古便是在这里。由于外地游客知道抚仙湖的不多,来这里的大多是轻车熟路的本地游客。我们包了辆的士,从昆明出发,来回150块钱,赫赫,司机这次亏大了。 走高速路,出发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抚仙湖。听说五六年前这里就开发了,游人如织。当时湖岸开满了大小饭店和旅馆,有人因此大发横财。但近年来生意不景气,我们看到推土机正在拆一幢小洋房。 这里的水没有污染,所以野生鱼虾特别味美,自然价格也要比普通饭店的贵不少。坐在大树荫下吃湖鲜绝对是一大享受。不过在耐心吐鱼刺的同时,还要随时细心观察桌上的饭菜,头上聒噪的鸟儿不时会为你的菜肴加些调料。 酒足饭饱,我们换上游泳衣,租了个充气艇向湖中心划去。出了一身的汗,到了人少的地方,我们就按奈不住全下了水。 抚仙湖一如其名,湖水平静如镜,没有一丝涟漪。湖边杨柳低垂,让我想到观音娘娘净瓶里的柳技。湖的那边是看不到岸的,只有湖中心几个小岛的轮廓依稀可见。 太阳很晒,头顶上烤得热哄哄的。湖水却很凉,腿脚忍不住地要抽筋,只好常常爬上气艇舒展一下,然后又一头扎进湖里,享受都市里不可能拥有的清凉一刻。 水是甜甜凉凉的,清得有点令人害怕,往下看时,一眼能看到湖里的水草,自己的脚是惨白惨白的,连脚上的汗毛都清晰可辩。 事先司机告诉我们,水下考古的时候,潜水员发现水里的古尸不是浮在水面上,也不是沉在湖底下,而是竖着站在水中。我特地留意了水里的树枝,果然,那么奇怪地竖在水中,再细想脚下一百多米处是一个几百年前的水底古城,不免毛骨耸然。 毕竟浮在水面上感觉还是很舒服的,于是这么一浮就是半天。而我们的司机,则在岸边帮我们看着衣服和东西。我们不止一次地暗暗思量,他会不会卷了我们的钱包走人,离那么远,我们就算是看到也追不上他。事实证明我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整整一下午,他都坐在那里,戴着墨镜喝着茶,微笑着等我们回去。 游累了,玩够了,打道回府。 路上为了省些过路费,司机带我们从老路返回昆明。沿途经过了全国最大的花市,名字我已不记得了,听说每天清早各种鲜花都是在这里被空运到全国各地的。一瞥间,我张着嘴就说不出话了。我的天,我这辈子见过的所有花的总和还没有这一瞥的多。这里不仅花的种类众多,而且价格相当便宜。一大束扎得紧紧的玫瑰花,直径约四十公分,花农的开价是6块钱。有哪个男孩追女孩子的,上这儿来买花一定不用省一个月的口粮。 云南盛产菌类,什么干巴菌、鸡综菌,反正都是没听见过的。当晚在朋友家里喝了不少他自己泡的松茸酒,醉熏熏的登上了往大理的火车。
作者:ddldd 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