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值班电话:0755-88864399
0755-82375114
13714396905
13823703612
|
|
 |
|
 |
 |
广东省 |
 |
|
|
 |
历史沿革 |
 |
<-- 建置沿革 -->
1949年10月30日,珠海内陆地区解放,1950年8月3日万山群岛海岛地区解放。1951年1月,从中山县划出鸡头角、涌口山、万山群岛、淇澳岛,从东莞县划出万顷沙、五涌、一涌、龙穴岛,从宝安县划出内伶仃、固戊、蛇口、盐田、外伶仃岛、佳蓬列岛等组成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岛管理局珠江分区,后改为珠江专区海岛管理处,隶属珠江专署。1952年7月,海岛管理处移交给中山县,同年10月,在唐家镇设立渔民区人民政府,管理48个大小岛屿和海湾。为加强海边防管理,发展渔农业生产,经政务院批准,于1953年4月20日成立珠海县,由原中山、宝安、东莞县划出部分沿海地区和海岛组成,隶属粤中行署,县址设在唐家。下设一区(唐家)、二区(前山)、三区(三灶)、四区(万顷沙)。1955年珠海划为边防区,设立上涌、下栅边防检查站和发边防居民证。1956年底,撤区并大乡,并将中山县的翠微、康济、造贝、下栅、官塘、东岸六个小乡划入珠海县。1958年10月各乡成立人民公社,不久全县成为一个大公社。1959年3月并入中山县。8月,成立珠海工委。1961年4月,恢复珠海县建制,县址设在香洲。1979年3月5日,珠海县改为省辖市建制。
198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在珠海设立经济特区。特区面积先是6.81平方公里,1983年扩大为15.16平方公里,1988年扩大到121平方公里。1983年5月,斗门县划归珠海市辖。1984年6月,在原珠海县范围管辖区域设立香洲区,为县一级建制。以后珠海境内由广东省管辖的红旗、平沙农场划归珠海。珠海市行政管理范围包括香洲区、斗门县和三灶、万山、平沙、红旗、淇澳、珠梅港、横琴六个管理区。
2001年7月31日,珠海市政府正式公告(国务院2001年4月4日批准),撤销斗门县,设立珠海市斗门区和金湾区。斗门区辖原斗门县的井岸、白蕉、乾务、五山、斗门、上横、六乡、莲溪8个镇。金湾区辖香洲区的三灶、小林、南水3个镇和原斗门县的平沙、红旗2个镇(原华侨农场)。原斗门县面积752平方千米,人口30万。辖10个镇:井岸、白蕉、乾务、五山、斗门、上横、六乡、蓬溪、平沙、红旗。
2003年撤销6个镇,乡镇总数由撤镇前的21个减少到目前的15个:唐家镇、金鼎镇合并为唐家湾镇,湾仔镇改为湾仔街道,白蕉镇、六乡镇合并为白蕉镇,五山镇、乾务镇合并为乾务镇,莲溪镇、上横镇合并为莲洲镇,红旗镇、小林镇合并为红旗镇。
2005年辖3个区8个街道办事处15个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