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洞因洞中有鳞甲宛然的石龙而得名,位于会仙山南面山腰。分上下两洞,上大下小,小洞有草书“白龙洞”题额,大洞有楷书“云深”巨锩。崖峰耸立,高接云天,老树枯藤遮覆崖。洞内,洞道平坦,盘曲数里,钟乳石形象万千,绚丽灿烂。大洞岩口,立石像一尊,身长9尺,左手捧着圆珠,右手食指上指,坚毅自如,道貌岸然,这是唐末曾人陆禹臣像。他得仙术,居大岩里。民间传说,白龙洞与相隔十里外的南山寺龙隐洞相通。南山寺中有和尚数十名,为寻仙求道,燃烛穿洞而来,不料行至中途,蜡尽灯灭,遇蟒坠崖,仅剩陆禹一人。他临危不惧,毅然咬破食指,燃血照明,终于历尽艰险,摸出白龙洞,因全身鲜血燃点殆尽,遂立升天,化作石人于此留迹。 白龙洞内之自然造化,千姿百态,任人名状,洞内有题额为“供养释迦如来住世十八尊者五百大阿罗汉圣号”摩崖石刻。所刻的罗汉号共518位,碑高200厘米,宽110厘米,碑中还刻有佛教故事画一幅,落款为“大宋元符元年八月秋日清信第子龙管记”。此碑刻天宋元符戊寅年(1098年),比《江阴军乾明院罗汉尊号石刻》。早36年,是全国现存最早的五百罗汉名号碑刻。宋代被羁管宜州的大诗人黄庭坚游历洞中之后盛赞它“钟乳盘结,皆成物象”;明代大旅游家徐霞客曾两面次燃火把进洞。 洞壁题刻满目,计有唐宋以来摩崖石刻60多幅(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刻天右壁当阳处的石达开及戎部将的游洞唱和诗。1857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目睹天京内江,有杀身之危,于是怀着“开疆报国”的愿望,领兵出走,转战赣、浙、闽、湘后,回师广西,于庚申十年(1985年)驻军庆远(今宜州市)。1860年4月,石达开“偕诸大员巡视荒郊”,“登兹古洞”,读了清人湖南刘云青题壁诗“异境从天壁,登临眼界空。万家遥带雨,一水怒号风。古佛形容怪,奇人气象雄。回看腰剑,飞去作长虹”。后,豪兴英发,即挥毫步和诗一首: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 当时陪同游览的十大文武官员也各和诗一首,事后一并刻之于壁。诗刻高108厘米,宽145厘米,石面平滑,边沿整齐,无纹饰。书刻全为楷书,字经1.5厘米。这是全国现存唯一的太平天国诗文石刻。 该诗刻之所以能保存下来,传说是因为一位守寺庙的老人,故意在诗刻处搭棚灶烧火做饭,逐将诗刻全部熏黑,因此未被清政府发现,幸免于难。直到1905年(清光绪三十年)才被在宜州进行反清活动的张鱼书发现。张发现诗刻后,即和诗一首,(今和诗与序文尚存)。卢焘(曾任黔军总司令)游览后,亦步石诗原韵命笔抒怀。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抗日将军蔡廷锴等先后登临揽胜。1959年1月9日,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莅临视察,邓小平同志也曾到过此处。1963年2月26日,该诗刻被列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