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瀚海雄风 *张掖7:10 205次 嘉峪关10:40 *嘉峪关关城 *嘉峪关15:00 汽车 敦煌21:00,宿敦煌 在张掖没有久留,坐上火车,中午到达嘉峪关。 手表不工作了,我以为是没电,拿到修理处一看是小齿轮的问题,据说是被振坏了。回想起刚才坐火车时,不经意地把手表放在了桌子上,代价真不小呀。师傅对我的手表大赞了一通,话锋一转,言道所以修理成本很贵,但因为喜欢南方人,就马马虎虎便宜一点算了。 便宜一点?60块,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齿轮。Mazafuka! 租了辆摩托前往嘉峪关城楼。 这是一座屹立于茫茫戈壁中的关城,万里长城的起点。明代为了防备瓦剌、鞑靼的入侵,于边境要塞修长城,建关隘,嘉峪关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楼。 从东侧外城开始,尚要步行一段长长的马道,方进入了瓮城。瓮城为四方形,与内城墙迂回连接,敌兵一旦攻入,形成“瓮中捉鳖”之势。经过瓮城,即是内城广场,正中央有座游击将军府。在明代,“游击将军”的职位并不大,因此可以推测出,当时嘉峪关的守备兵力也不会很多。 穿过内城,登上西侧瓮城城楼,已经到了此关的尽头。极目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昏黄一片,远处朔风萧萧,荒凉却似乎令人神往。黄土夯筑的高大城墙如此威风凛凛,即便有千军万马杀来也只视同蝼蚁一般。 从嘉峪关到敦煌的近四百公里国道,大部分是行驶在渺无人烟的戈壁地带。土地龟裂,山如同火烧火燎一般。火辣辣的热浪裹着沙粒扑面而来,令人窒息难当。 我忽然想起了余纯顺,想象着他寂寞地走在戈壁、沙漠中的样子:黝黑的脸早已皱纹丛生,久未修理的发须令他显得落泊潦倒,肩上那个巨大的背囊证明了他的身份--一个孤独已久的旅人。在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他是怎样走过的呢?常常在近百公里之遥的两地间并无任何宿地,而他一天最多只能走上四、五十公里。而如果贸然在路上露宿,是不是有被风沙掩埋的危险?也许会遭受狼或者蝎子的攻击,以及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类。我不禁感于他的豪迈,他那异乎寻常的毅力。“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他最终死在征途上,壮志未酬。伟大的罗布泊葬送了数多英雄豪杰,同样也葬送了他。 余纯顺的死是无可奈何,也是无可选择的,只不过是何时、何地而已。他的路永无止境,他执行的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克服了多么难以逾越的障碍,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大难不死,他的路会一直走下去,直至倒下永远站不起来。 这才是他人生的意义,他不是个莽夫。而他应也有着不为人所知的悲哀,由于没有足够的家产来资助他的旅费,他不得不经常依靠一些私人或团体的接济。这些并非都是无偿的,他会被“热情洋溢”地邀请参观某些企事业团体,发表演讲,那些团体便随着他一齐登上了媒介报道,取得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而我更多地想到,当余纯顺走在那不归之路上,可曾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那盛开的白玉兰? 晚上九点到了敦煌,正是黄昏时候,同车中有人赶去了鸣沙山。马路上积了不少沙尘,据说是前几天刚下了雨,汽车带来了滚滚而来的游客,也带来了戈壁中的黄沙。 去了网吧修改了注册信箱的密码,因为中午在嘉峪关上网收信后,忘了删除我的信箱,所以事不宜迟。
作者:sadrosed 出自:
|